最後一個人:韓國第一部以「慰安婦」受害者證言為藍本的小說

NT $ 390
NT $ 308


時間流逝。如今,倖存的慰安婦受害者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了。 ◆《大山文學獎》、《現代文學獎》、《李箱文學獎》得獎作家驚豔之作◆2017「世宗圖書文化體育觀光部」、「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優良好書◆2018年首爾市「年度之書」◆《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韓民族日報》推薦好書 在無盡的絕望中,偶爾仍能感受到神的存在……倘若真的有神,祂也會覺得我們很髒嗎? 這些年來,她從未真正入睡。在夢裡,她總會想起自己曾擁有的那些名字,以及撲向那些名字的身體;在夢裡,她也不曾忘記那些少女的名字,還有少女們輪唱般的慘叫。但無論是醒是睡,她已忘卻自己真正的姓名,停止去想自己是誰。 因為想起自己,她只感受到羞恥,看見男人仍覺得害怕。擁有祕密的人,再也無法信任誰,再不懂何謂歸屬感,甚至再也流不出一滴淚…… 當電視播報著「慰安婦受害者只剩下最後一個人」的新聞,一股恐懼油然而生──「不,這裡還有一個人……」 她終於發現,自己還是那個被禁錮在慰安所的無助少女。她恐懼的,並非是將要剩下自己「一個人」,而是不確定,自己可曾真正成為一個「人」…… 【關於本書】 有時,一切歷歷在目;有時,只剩一片模糊。但若是從頭到尾都記得,她是活不到今天的。 作家金息不只寫出戰爭之下,女性在身體與精神上所遭遇的性暴力,更透過細膩的心理描寫,讓慰安婦奶奶「她」持續被記憶禁錮的孤獨人生,躍然紙上。 一段歷史縱有各種解讀的觀點與立場,但「她」的故事,是要眾人清晰看見慰安婦受害者身而為「人」、為一個「生命個體」的面貌。13歲的女孩成了90歲的老奶奶,她遭受的無可挽回的毀壞,使她從未真正逃離地獄、擺脫恐懼。 慰安婦受害者是一個「人」,更是眾多「一個人」集結的一個「群體」,無論是否只剩最後一個人,我們都該共同正視這一段,她們想逃避也想面對,想擺脫、卻也害怕遺忘的記憶。 獲獎記錄 ◆2017「世宗圖書文化體育觀光部」、「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優良好書◆2018年首爾市「年度之書」◆《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韓民族日報》推薦好書 專文推薦 陳佩甄(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銘記讚譽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朴惠京(文學評論家)吳秀菁(「蘆葦之歌」導演、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副教授)崔末順(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楊佳嫻(作家)盧郁佳(作家)(依首字筆畫排序) 本書真實描繪慰安婦返家後的處境,也可以看到這些創傷對慰安婦受害者的影響。──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面對集體創傷記憶,我們仍需凝視、理解與撫慰傷口,沒有梳理過去,就沒有面對未來的勇氣。──吳秀菁 本書把歷史上雖是一大痛處、韓國文學卻一直沒有正式面對的「慰安婦」問題,帶進文學的舞臺。──崔末順 本書有如一個容器,適當且溫柔地接住從少女身體落下的話語。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仔細地聆聽,並將自己為器、銘刻在心裡。──陳佩甄 以真實證言為基礎,以文學方式表現戰爭遺緒在女性身上最為暴力的銘刻。──楊佳嫻 以小說精采呈現史料,透過慰安婦藏在胸中、戰爭的殘虐回憶與和平時代今昔交織。──盧郁佳


少女 圖書 好書 文學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