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

NT $650.00
NT $514.00


1933年成立的「台灣藝術研究會」及其機關誌《福爾摩沙》,匯育許多優秀作家,堪稱台灣日語作家最重要的文學搖籃。在東京以留學生為主的這股台灣文學運動,追溯其源頭可上溯到1920年代初期,謝春木、王白淵等人為代表人物。他們以反殖鬥爭為標的,有意無意播下的文學種子,在《福爾摩沙》時期首次吐露文學的蓓蕾,到「文聯東京支部」時期在跨域文化運動中盛開,其充滿能動性的文藝精神一直延續到文化控制嚴峻的戰爭時期。本書以獻身累積文學史重述基礎工程之一粒砂土自許,企圖從旅日作家的精神系譜、跨國左翼文藝活動之交流、戰時體制下的國族寓言、戰後初期的忠義自問等細部歷史,考究《福爾摩沙》系列作家發展蛻變的一鱗半爪,藉此為本土文化知識化的繁複工程投注一份心力。


福爾摩沙 文學 反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