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愛之味》,幼年時期,因為祖母儉省的拾荒習慣,我吃過許多發酸腐敗的食物。這讓人思考所謂「可食」與「美味」之間的關係,也讓我知道,腐敗與美味並非對立,更是一體的兩面。美味中隱然的腐朽,以及發酸之後更能體悟的美好。除了家,在平凡鄉間小鎮中的日常的麵店、唯有屏東人才知道的「飯湯」與全台特別的「蒸肉圓」都是屬於土地與故鄉的記憶。到外地念書之後,一直想創作一本關於屏東食物的散文。不是旅遊書裡鉅細靡遺的地址和精美印刷的美食圖片,而是更多關於食物背後的文化與歷史,以及家族的記憶與故事。在齒垛牙城之間,「食」是一種活著的象徵,也是連結土地與人性重要的關鍵。那些在鄉間深巷中不起眼的小店,藉由平凡的食物所刻劃的人事景象,藉由文字敘述的食與味,再現屬於屏東的另一番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