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真摰記錄,臺灣文學的鄉土芬芳,港口小村歲月,一份陌生的關愛,轉化為深刻的永恆之情。以戲劇的張力,引動人生! 那時,校園的鐘聲要以手搖鈴走遍校園;那時,遠方的想念難以言說;那時,愛可以無限大……。一則最古早味的聯考時代紀事!曾經廣受歡迎的電視劇《星星知我心》編劇家之一古梅,沉潛多年,推出情感綿長、搖響人心的長篇力作!國內名家王盛弘(作家)吳鈞堯(作家)、凌性傑(作家)真情推薦等待的歲月既漫長也不平靜,充滿坎坷的童年,只有引航艇的鈴聲帶給他一線希望……這是發生在一九六五年台灣屏東東港的一所國小,由一位五年級小學生和校工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長篇小說。當時的台灣,國小畢業如想升初中(即國中)必須參加聯考,以考試總成績來分發,那時最好的初中是臺北的建國中學,直到一九六八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才結束初中聯考。這部長篇小說刻畫早年台灣的生活歲月,充滿濃厚人情味,並將島嶼南北端(屏東、台北)的城鄉地景與社會樣貌躍然紙上,主角努力上進以求報答生命中的恩人的真實情感描繪獨到,富有成長小說色彩。小說主角是個不到十一歲的男孩孫亦剛。他從小失去母親,又得不到繼母的關愛,除了面對升學壓力,也十分思念遠方當船員的父親,常常在碼頭聽導航艇的鈴聲,期盼引大船入港的聲響,有機會迎接父親歸來。而他的繼母不准他來碼頭,待他苛刻甚至虐待。在學校的他成績落後,沒錢交補習費,甚至無法溫飽。老校工在每日搖鈴招呼學生上下課的生活中,發現了這個孩子,當這孩子向他討取這個破損的搖鈴時,老校工知道這鈴聲給他內心安慰,兩人也有了深厚的情誼。而孩子的純真質樸也溫暖了老校工漂泊、孤獨的心……作品充滿生動的人物與地景刻畫,將台灣最南端與北端的人文景致與風情鮮活呈現。以文學記錄時代的角度而言,不僅窺見早年台灣的生活樣貌,也對台灣社會變遷留下珍貴、難得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