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臉歲月

NT $ 800
NT $ 720


台灣教育的「校園現形記」麻辣鮮師與麻辣教師GTO的熱血教育從不存在現實中。想在校園生存下來?那只剩下醬缸文化與填鴨教育! ☆作者教學生涯中意外成為公視教改紀錄片:《魔鏡》的幕後腳本2004年,九年一貫登場。同年公視的紀錄觀點,播出了教改系列紀錄片的首部曲:《魔鏡》,當中探討了台灣國中教改議題,片中觸碰了能力編班及考試文化等等問題,也揭露學校主流的升學主義價值,使得原本教育目的變成相當扭曲。 2020年,十二年國教已登場六年,會考已取代基測。小說《狗臉歲月》重磅問世,以小說筆法記錄下那荒誕且真實的教育現場,替已經十六年過去的台灣國中教育,留下一點蛛絲馬跡。 而本書為作者半自傳式小說,書中為作者本人國中教學生涯的總心得,生涯中也意外扮演了《魔鏡》紀錄片幕後推動角色,「《魔鏡》拍攝期間,丁導演說,工作小組人手一冊《秋末冬初》,好像是影片腳本一樣,這樣說,倒讓我感到一些安慰。」──《狗臉歲月》,P484。 ☆最貼近現實且充滿無能為力的國中教育第一現場《狗臉歲月》中描述一名同時是國中教師,又同時是教改運動者的異議份子:蕭天助,他以實際教學行動,去衝撞抵抗傳統學校體制,試圖凸顯國中教育的荒謬與怪誕。然而當中卻剝開大小官僚、校長、老師、家長之間權慾、名位與私利的黑暗面。大人們展開道貌岸然的社交,把學校教育視為未來升職的跳板,更用加課、考試等等裹著糖衣的升學毒藥,理所當然的荼毒各個學生的未來。 作者本身即為歷經25年的國中教師教學生涯,從菜鳥代課老師做到資深待退教師,從老師做到「師公」,見證與參與過許多無力反抗,比小說情節還荒謬怪誕的教育惡夢,字字血淚且拳拳到肉。更與同事、家長、校長、教育局、縣政府展開一段幾乎沒有勝算的戰役,宛如大衛企圖扳倒巨人歌利亞般,然而結果事與願違……。 ☆不只是上課下課而已,校園是醬缸文化的最初之地……作者陳胤運用第一人稱觀點,以近乎絮絮叨叨的筆調,扮演著「蕭天助」一角,貼近敘述者也同時是旁觀者,在體制醬缸中有意識地抵抗,掀開與揭露教師界的虛假面具跟真實面貌。家長與民代間、老師與家長間、校長與縣府間,各方皆各懷鬼胎的進行一成不變的學校年度行事,只為了自身的利益。 無止盡的加課、惡補,假借各種動人的名稱,不管在校內校外,佔領了學生們的青春日常;還有一成不變的填鴨教育,與威權年代留下的思想教條,也透過形式主義至上的操作,讓學生在受教過程中,逐漸疏離我們的土地、母語與生活實境。 《狗臉歲月》在故事也旁及在地歷史與時事,點出當前國教失根漂浮,以及受政治牽連的亂象。因此,故事本身就是一段國中的歷史切面。 【關於本書】教育荒原中的困獸之鬥 寫實且震撼的校園現形記身兼文學創作者的國中教師蕭天助,在僵化保守的教育體制內,為實踐自己的理想,全心投入教學工作,卻引發以校長為首的既得利益者的打壓與迫害。 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抵抗的他,而後被迫走上教改運動之路,這期間,他看見人性最黑暗的一面,自私齷齪的大人們,為了追逐名利,不惜犧牲學生的受教權與未來;也無情看見,肉腐生蛆的國民教育,尚存在著反民主的封建餘孽──管理主義至上、形式主義至上、升學主義至上,昔日威權統治者愚民的思想遺毒,不管哪個政黨執政,仍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你我,以及你我的小孩的腦袋裡。 學校,不再是春風化雨的花園,而是犯罪的溫床。他心裡時時刻刻滿滿疑問:「如果教育的內容是反教育,這種教育我們還要嗎?」


教學 公視 教育 會考 文學 魔鏡 未來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