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病,我一無所有:致無法被任何事物療癒的你

NT $380.00
NT $300.00


當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當你孤立無援……別慌,你永遠不是獨自一人努力著!=榮獲2022年台北市文化局藝文補助=首位長期於網路推動「#精神疾病去汙名化」之倡議者一部關於情緒、創傷、愛恨、成長的尋光之作▍一位多重情緒障礙患者的孤獨洪子如April,罹患憂鬱症、躁鬱症、PTSD,在生病之前,她是一名開朗熱情的影像工作者。27歲發病後,經歷鬱期的低潮、躁期的狂躁,創傷如影隨形,不僅與親愛的人疏離,甚至遭受網友訕罵,讓她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每一刻都在質問存在的目的。因為不符合旁人認為該有的「標準」模樣,彷彿成了世界上最孤單的個體。▍在生命幽深角落,凝視脆弱和矛盾情緒障礙為生活帶來重重困難與不適應,卻也讓April迎來一場蛻變……她在難受時拚命寫字,紀實崩壞後的內心世界,深入刻劃面對憂鬱症、躁鬱症、PTSD第一手的狀態與感受,主動替自己貼上「精神疾病患者」的標籤,在社群打造談論「精神疾病去汙名化」的空間,直視疾病在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並努力在混沌中尋找活著的意義。確診後三年間,經歷了情緒極高極低的變動,造訪過理性無法抵達的地方,一直到如今她能平穩袒露自己的脆弱和矛盾。看著她的生命足跡,就像看見我們自己的生活,同樣充滿對人生的懷疑和盼望、對愛戀的欣喜和憂傷、對未來的恐懼和勇敢。▍去汙名化的第一步,從理解開始本書的出版不僅僅是一個精神疾病患者的生命紀錄,不為了博取同情,而是為了讓讀者了解情緒、精神疾病的多重面向──#如今我對憂鬱症最嚴重的認知不是死,是很想活著但很不舒服。#愛的需求是被觀念餵養,活著根本是一場洗腦,放棄也是很勇敢的。#憂鬱症患者沒有當下,他們是被時間留住的一群人。#我面對PTSD的方法,永遠不會是該死的放下。#躁鬱症所顯露的行為都是性格的反向,每一句憤怒,其實都是說給自己聽的。#或許憂鬱症的天賦是將一切視為已失去之物,而我們是被製造出來感受真實的人。無論是身心症病友、陪病者或對精神疾病一知半解的你我,人人都曾有過悲傷、失落、痛苦與創傷,即使有的傷口無法輕易療癒,至少這本書能陪著你,在黑暗時刻盡情悲傷、放手去活。這次,我們不加油,願「理解」能瓦解「誤解」。本書特色▶▶▶「病後,一無所有的日子」,坦露發病時的生活與思考。▶▶▶「愛是邪教」,書寫與情人間的故事,以及對「愛」的定義。▶▶▶「活著」,漸漸摸索出好好活著的辦法。▶▶▶特別收錄「練習社交問答集」,對病友的提問提出實用建議,時而幽默、時而寬慰。【書封設計理念】以透明雷射膜造成的色彩反射與變化,搭配隨意且具破壞性的塗鴉,呈現內心不規則、無法定義的各種情緒。


確診 補助 療癒 情緒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