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港台文的淡水散步揮灑閒居小鎮的庶民生活風情畫,爬梳上淡水這個優勝美地的過去和現在,王昭華結合風物描繪和走訪調查,寫出一卷卷色彩豐富多變的淡水上河圖。 ★本書榮獲2023年台灣文學金典獎!金典獎評語:王昭華這部散文集,寫淡水的文化與生活,也凸顯出臺灣的歷史與藝術,有視野,有細節,有執著,語言上更充分展現台文特質,允為台文書寫的正範。例如〈上淡水往事追憶〉寫淡江大學外的山崁,「田岸路的線條一巡一沿有疏有密,水田一泱一湧順山勢起落」,讀出來真有一種宛轉層疊的聲響,那聲響就模擬了路與田的線條。這樣的例子很多,聲情並茂,值得反覆細讀。(複審評審|楊佳嫻) 「顧盼生姿、風華絕代——如果在前半的即景小品,這樣的感受還有幾分幽微,到了〈上淡水往事追憶〉,上百頁的壓軸長篇,壓倒性的美感經驗,已殆無疑義。散文有諸多豐盛的源頭:生活的、見聞的、風土的......。取各家之長,還使其相得益彰——此種優雅還來自另一份遺產,那就是知識與文學不分家的「(人社)科學寫作」——內斂卻不無趣味,人文性本身即自帶韻致。寫淡水的名家不少,作者看似信手拈來的人名、掌故、美術史記憶,不只可見其底蘊深厚,還因著對台語復振的關懷,更有具史感的獨到見地。語言是文學的根本。為搶救語言書寫,因而留下經典——這在世界史上,屢見不鮮。以可親可敬的台語寫就的本書,可說是「既可自怡悅,更堪持贈君」。」(決審評審|張亦絢) 台語八聲調童謠《動物園》詞曲創作、電影《大佛普拉斯》片尾曲〈有無〉填詞人王昭華,台灣文學獎台語散文金典獎得主,台文界耕耘多年的創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本書是王昭華1990-2014年間寄居淡水的生活誌,前半部為2006年開格的台文部落格《花埕照日》舊文增修,從〈天公生〉到〈下元暝〉的民俗記事,〈滬尾麻油〉、〈水蕹菜〉、〈石花〉、〈紅柿出頭〉等風物述描,有如細膩工筆的淡水散步。同名文章〈我隨意,你盡量〉是淡水山頂人的敬酒話,有別於外地人的「我乾杯,你隨意」,此話也是王昭華對讀友的勸進語:「我隨我的心意寫作,正經僫讀,啊!請讀者你也盡量。」後半部〈上淡水往事追憶〉為近兩年新作,從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寫起,展開大台北地誌,林吉崇醫師的景美溪舢舨、陳澄波畫中的赤牛牢、杜聰明的楓樹湖與北新路、沙崙賀伯伯的可樂豬腳、李雙澤和「阿B的」與石川欽一郎、木下靜涯與蔡秉乾、肖念陳恆嘉、巴拉卡公路、蓬萊米與竹子湖、馬偕的觀音山和五股坑,一場以台語思考的風土長旅。本書特色★本書榮獲2023年台灣文學金典獎!★以台語文書寫淡水的人情義理,追憶淡水的古老歷史,對照今古淡水的庶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