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在那座濃霧籠罩的竹林,一群徘徊在時代岔路口的人,以生命與歷史洪流拚搏…… 小說家錢真取材日治初期南投竹山具有神異色彩的反抗事件刻寫歷史的暴烈與時代的迷惘心靈 本書獲得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 當文明成為懾人心魂的法術,山林的濃霧,能否保護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最終,誰擁有權力居住在此地? 劉乾第一次與劉賜相遇時,他彷彿已預見兩人未來的命運。 明治四十二年,日本人統治臺灣的第十五年,文明的法術盤旋於林圮埔。 山中濃霧氤氳,人神交處,一不小心迷路就會被魔神仔牽去。劉乾與劉賜,一位是會施法念咒、為人消災解厄的術士,一位是隱居山林、躲避世事的質樸竹農。他們身體勞動、心靈遊蕩在山中,以竹林榮枯作為恆常的紀年。 然而,日本人帶著法律與技術到來。廣大的竹林因為沒留下明文契約,被劃歸為和當地人只存在「緣故關係」的國有地,兩人的生命也受到激烈震盪。什麼是法律?什麼是守時?什麼是秩序?當嶄新的觀念語言有如色彩奇異的咒語,遍布在日常生活每個角落,人們應如何重新安頓自身,辨認賴以生存的世道? 本書為曾獲得臺灣歷史小說獎的作家錢真,以家鄉竹山為場景,書寫一段日治時期帶有神異色彩的抗日故事。透過靜謐悠緩的筆觸,錢真寫下臺灣人經歷近代化洗禮的震顫、新舊秩序更迭的迷惘,以及人與土地的深厚關係。人們因何緣故相聚,又何以分歧、抵抗與消亡?錢真以最細膩之筆,寫下一段不為人知歷史的暴烈與溫柔。 本書特色 1.前臺灣歷史小說獎得主錢真,取材家鄉南投竹山推出全新力作錢真曾榮獲臺灣歷史小說獎,首部出版小說《羅漢門》,以現代眼光重新想像朱一貴事件。本書則聚焦作者家鄉南投竹山,以日治初期發生的林圮埔事件(又稱頂林事件)為題材,重新探索舊日以林業與造紙聞名的竹山,當地人的生活、文化風貌。 2.最深入探討「何謂文明開化?」真義的臺灣小說本書以日治時期前現代山村與殖民者的相遇為背景,呈現臺灣人在歷經統治者易位、現代文明進駐之際,徘徊在新與舊、民俗信仰與法條律令間,難以安頓自我的迷惘心境,點出臺灣人在殖民體制下,身體思想遭受規訓的無奈處境。 3.詩意敏銳筆觸,深入探索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心靈錢真以細膩詩意的筆觸見長,擅長描寫幽微的人心內面,對動盪時代下複雜的人性展現深刻同理。本書將透過「講出好故事」的方法,引領讀者更認識臺灣歷史的豐富面貌。 專文導讀/推薦序 張隆志|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張惠菁|作家 共同推薦 甘耀明|作家 朱和之|小說家張俐璇|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陳淑瑤|作家 陳耀昌|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