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接受,處理,然後才能放下傷口,台灣話說「歡喜做、甘願受」,就是歷經這四個階段之後的境界。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傷口,禍福相倚,悲傷和快樂是一體,而不是兩面,因為它們的共存和相融,生命才會誕生多彩多姿的種種情境和滋味。 重返詩國之後,靈歌一再思考的時間就是百態的人間,他辯證生命中的破碎與完整,把創作視為餘生最珍攝的一趟心靈之旅。來到這本《前往時間的傷口》,彷彿更進階地體悟到,一個人的破碎或完整,都比不上與他者(讀者或一切人事物)在詩中一起旅行、一起解惑、一起航向未來;同悲同喜、共震共感,這是極為重要的「分享」的概念,人在分享時會有一股正能量、放射快樂的滋場。 和靈歌一起前往時間的傷口,一起面對、接受、處理、放下一切傷口,然後「成為每座城市共有的路名/成為某些人的原諒」,也就是和解!人生最終與自己、與萬物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