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嚴時期台灣小說家故事全新改版,新增〈新版前言——遙遠的回音〉! ◎「我希望可以在這系列文章裡,讓文學讀者重新認識台灣的作家前輩,認識他們的精神、意志與勇氣;我也希望可以稍微讓非文學讀者感受到,就算你未必嗜讀文學作品,這些人本身的生命故事,及其對世界的熱情與執著,都有如小說一樣精彩。」——朱宥勳 越知道他們的故事,就越能不驚詫於現世波瀾,越相信文學之神終會回報一切。 台灣文學被「發現」的歷程,就像是啟蒙時代的除魅,把各種蒙在文學上的遮蔽與限制去除,會看到台灣文學這一路走來,像是逐漸重新發現自己的優點而願意自我肯定的人們,把眼光從被誤導的他方移開,願意好好正視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建立適當的評價觀點,肯定自己並砥礪向前。文學是民族的精神,文學史是建立國族認同的歷程,文學史觀也許就是對自己國家靈魂的自信。 但我們有多了解自己的靈魂,我們能因為自己的文學產生多少自信? 這是朱宥勳給自己的命題,《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就是他回應這份命題的第一份答案。在本書裡他談了九位小說家的故事: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林海音、陳千武、聶華苓、郭松棻、陳映真、七等生,這些小說家都有傳世的作品,但他們在寫小說之外所做的事,更是影響了往後的文學發展。這是以獨特觀點切入的文學故事,不談作品分析,著重在創作者必須面對的許多在創作之外的「戰場」,而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所做的事,大格局地影響了往後的台灣文學。 這些故事凝練出小說家們畢生的苦心與執著,也向我們展現台灣文學如何努力找到自己的路,說自己的故事。書中的小說家故事一方面帶我們回到當時的時空背景,還原他家們創作時面對的困境;另一方面也是以朱宥勳的觀點來建構台灣文學史,特別是在政治壓力滿點之下的戒嚴台灣文學史。 本書〈後記〉裡所表露的,應該是最適合來說明這些小說家之於台灣的意義,以及為什麼要說他們的故事: 每次想到鍾肇政,我就會問自己:如果他都沒有放棄了,你有什麼卻步的理由?我能像鍾理和一樣,堅持寫到不能再寫為止嗎?我有沒有葉石濤的堅忍,能等到冰封雪融的一刻?我有林海音的耐心與細緻,能為了更遠大的目標而調和眾人嗎?我是否能跟陳千武一樣,擁有無可摧折的自信?聶華苓的格局與敏銳,郭松棻的深思與內省,陳映真與七等生看似相反卻猶如鏡像的執著⋯⋯我不想說一些「典型在夙昔」之類的老頭修辭,但我確實感激他們,在很多猶疑時刻為我照亮眼前路。我越知道他們的故事,就彷彿越能不驚詫於現世波瀾,越相信文學之神終會回報一切。如果這本書的讀者,也能分到一絲一毫類似的力量,就再值得不過了。 本書是朱宥勳「台灣文青養成計畫」的系列作品之一,這個計畫的目標是想全用台灣文學的作品與案例,來解說文學的基本概念。透過台灣文學的作品談「閱讀」、「創作」、「作家」與「文學理論」。透過文學論戰談「文學理論」的《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甫完成,「台灣文青養成計畫」的四塊領域初步都有了一本書,談「作家」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更新版)搭配《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讓戒嚴台灣小說家的故事搭配台灣文學論戰的歷程一起閱讀,更可以體會過去百年來台灣新文學如何從無到有逐步建構出至今的樣貌。 他從一開始就想好了吧。如果他那一代人無法成為巨匠,那他至少要以一己之力,掃平面前的阻礙,讓之後的台灣作家,有機會成為他們既夢想、又不敢夢想的那種第一流作家。這個局,葉石濤不只打算布二十年,甚至不只他的一輩子。後世的我等文學創作者,統統都還在他的局裡面吧。——朱宥勳,〈這個局葉石濤已經布了一輩子之久〉 好評推薦 張亦絢(作家)盛浩偉(作家)黃崇凱(作家)黃震南(藏書家、活水來冊房主人)楊翠(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