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教早因天下裂,往而不返待何為。眾聲一任喧騰處,顧曲申江知問誰。 海派時代曲是我們華人流行音樂的始祖,具有自身的特色,尤其華洋交雜的特質,這與當時上海的多元文化環境密切相關。時代曲的歲月終結後,這個詞語作為流行曲的涵義已經漸漸淡去,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種老派稱呼。「時代曲」現在特指一九二○至一九七○年代,先後在上海和香港創作、傳播,具有華洋合璧之海派風格的華語流行音樂。時代曲的地位有點像拉丁文,早已成為過去式;拉丁文被各種「活生生」的語言取代,時代曲也早被臺港大陸的各種流行曲取代。當然,時代曲由於各種緣故,卻並沒有拉丁文那般被「高高掛起」的資格與待遇。時代曲可以上達下達的「中層」性質,知識分子的大力參與,對於城市生活的反映,在民歌以外對於古典音樂和爵士樂的吸收,乃至於旋律、歌詞的徵引互文情況,以及某些歌詞的解讀……還是具有一定原創性的。本書共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為〈時代曲紀夢詩〉六十二篇,每篇以七絕一首開始,隨後是千餘字的散文,聊作詩註。上卷分為六編,內容依次為總論、論作曲家、論作詞家、論歌手、論音樂、論文化。中卷為〈時代曲雜詩百八首〉,每首專論一支時代曲,作為上卷的補充。下卷為演講稿〈花一般的夢:淺談海派時代曲的知識體系與文化記憶〉,是在韓中國教授學會會議的大會主題發言,內容可與上卷互參。 各方推薦【嚴佐之教授序】有契於心,積思成夢【岑詠芳博士序】記憶、情懷與夢【陸潤棠教授序】生花妙筆寫年華【范宜如教授序】繁華一夢歌未央各界菁英為本書作序引薦,嚴佐之為「嚴氏三雄」之哲嗣,岑詠芳為銀嗓子姚莉的姪媳,陸潤棠向以流行曲研究著稱,范宜如為臺灣最高學府中文系良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