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唯一一本介紹台灣社會住宅演進史的圖文書完整記錄台灣公共住宅從1920年開始的發展背景、演進及轉換過程住宅是集體消費商品?還是確保人民基本生存權利的物品?真的住者有其屋嗎?房地產商炒作土地、墊高地價,都市裡仍一屋難求,老人化讓居住偏好發生變化,新二代宅追求一碗湯的距離、比鄰而居?公共住宅是由國家興建的住宅,在不同歷史時段裡有不同的別名,例如公營住宅、國民住宅、社會住宅等,在大眾眼光中,它不夠精巧、沒有名人居住過,且與官舍、眷村長得很像……因找不到理由認同它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而不受矚目與關愛,同時也反映出台灣人對於自己公共住宅歷史的無知。從一九一○年至二○○○年近百年台灣公共住宅史,橫跨了日本殖民、戰後威權,以及一九八○年代開啟的形式民主三個政權時期。但若正視當時社會情境與公共住宅的新類型出現,可將公共住宅的理想住宅範型與文化想像,細分為五個歷史時期。殖民時期的公營住宅和營團住宅;一九三七年理想的住宅為節約住宅,戰後為美援國宅與集中興建國宅兩類型。一九六四至一九七五年為拆除有礙觀瞻違章住宅、發展新社區建設,改採取集中興建國宅政策,理想住宅為經濟住宅;一九八○年代政治解嚴與經濟狂飆,政府興建室內商品住宅。經過百年來的歷史實踐,住居治理仍然擺盪於平價、合宜、社會、貧民住宅之間,而缺乏明確台灣公共住宅定義,就是民眾需要怎樣的住屋,政府和建築師得設計出什麼形式的住宅與社區,政府和建商之間如何取得平衡,看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