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木建築

NT $520.00
NT $411.00


~超越時空的古建築對話,直擊木工匠科學智慧~★故宮博物院古建部工程師,建築大腕網紅「飛簷走壁樸小胖」嘔心之作!★2020年度中國好書,當當網建築類暢銷榜第9名,超過2千好評! ★傳統建築的屋頂為何頃斜?★磚何時成為建築的主要材料?★佛寺的深度感如何營造?★中西方不同的建築聽覺設計? 「研究實物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及比較冷靜地探討其工程藝術的價值,與歷代作風守法的演變。知己知彼,溫故知新,已有科學技術的建築師增加了中國的學識及趣味,他們的創造力量自然會在不自覺中雄厚起來。這便是研究中國建築最大的意義。」──梁思成 《透視中國木建築》講述了中國傳統建築的結構體系、製造技巧和風格沿變等內容,分別從傳統建築的基本概念、發展歷程、視聽設計、新生可能和設計啟發等角度,具體剖析傳統建築的各個面向,回顧並分析了中國傳統建築的發展。另外特別介紹技術進步帶來的變化,解構現代建築與傳統建築在風格、技術等方面的關聯,借古鑑今,分析了中國現代建築對古建築的傳承與發展,並對建築技藝在未來的應用有所啟發。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傳統建築作為衣食住行中的一個支柱,自是其中重要一環。有別於味同嚼蠟的大部頭建築典籍,本書試圖以建築設計為視角,回歸到建築與人的生活關聯以及建築過程中的思考。許多曾經不求甚解的「門檻」、「透風磚」等常見構造,以及需要耗費心神記憶的艱澀建築知識,一下子便有趣生動。 作者樸世禺為中國故宮工程師,素以勘查、保護故宮建築與設計展覽為業,並致力於發表建築相關科普文章至公眾平台。除了點出中國傳統建築保有華美外觀之下利用哪些專業技法搭建,使古蹟建築千年不壞,專業內容之於也能透過筆者優美的散文式介紹,對中國傳統建築產生更多了解與產生興趣。 建築作為藝術門檻之首,對文化影響深遠。日常用到的「建構」、「打好基礎」、「入門」及「進階」等等詞彙都是從建築學中發展而來。了解傳統建築脈絡,也就更能深入了解歷史,及理解中國傳統文化。 本書特色 ◎以「手繪軸測圖」、「實景圖」、「透視圖」多維度解析木建築視覺表現◎依照「宮殿樓閣」、「拱橋臥波」、「雕梁畫棟」及「舞謝歌臺」等不同設計構造分章介紹◎散文式書寫建築物之歷史、地理構因,及外觀、目的,由內而外解析中國傳統建築之美◎附帶全彩圖片,專業建築工法不侷限於文字,一目瞭然


建築 工程師 分析 故宮 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