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台灣水塔地景風貌

NT $ 350
NT $ 315


關於水塔,台灣人有著獨特的愛好與詮釋。談到愛好,自然是幾乎家家戶戶,或是社區大樓都會架上水塔以求取水之便;而詮釋呢,不曉得讀者是否注意過,原本的水塔是架於高處,故稱為塔,但台灣對水塔的已是採取實用取向,採蓄水功能為主,至於是否至於高處,已非重點。從以上的現象,可知台灣人對水塔使用的普遍性與依賴性,以至於衍生出如此特有的情況。水塔,是儲存水的大型容器,水是生命的源頭,因此人類的文明都是源於大河。以唐代世界最大的都市長安為例,棋盤狀的都城分成108坊個居住區(不包含東、西市及皇城、宮城),每個坊里的正中央都有一口井,供應整個坊內的生活所需。所以井水是生命的泉源,也是居住環境的的共同記憶,家鄉的點點滴滴必然與井水有關,所以有了「離鄉背井」的成語;南宋葉夢得的《避暑錄話》說:「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這是對北宋詞人柳永的推崇之詞,有井水處,指的就是有人群聚居之地。台灣,自古以來引用井水與河水,除非自家有井,或是「我家門前有小河」,否則儲水也是生活上的必然。在40年前,家裡建了平房,並在屋頂蓋了一個從側面看過去呈現「L」形的水泥水塔。當時見到工人將砂土、木炭、石頭等一層層的鋪在後方高起之處,做為過濾之用,底下的抽水馬達將地下水送到水塔上方,水再沿著過濾層一層層下滲,最後流到下方的蓄水池,這就是我對水塔的第一印象。因為水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因此人們想盡辦法取得或盡量留置,這也是目前水塔林立的原因。任何一種人為景觀的形成,必然有其環境因素,台灣是屬於荒溪型河川為主,水流屬於間歇性,簡而言之,來得快去得也快,所以政府設立了大型的水庫攔水,而百姓則架設了水塔儲水,家家戶戶的水塔也就成了台灣特有的人文景觀,不論是否美觀,它的存在已是既定的事實,也是台灣環境的共生景觀。通常,一般人對於熟悉環境的覺察力較低,甚至於會因為理所當然的存在而無感,有誰會覺得家家戶戶屋頂上的水塔有甚麼特別的呢?很巧的,有兩位攝影家注意到這種特殊的人文景觀,先是游本寬出版攝影集《有水塔的台灣風光》系列(2008-2011),近來,作家康原發現另一位攝影家郭澄芳也拍了一系列台灣的水塔照片,似乎攝影家看待事物的視角與聚焦的關懷是與眾不同的,他們除了能捕捉一般人未能察覺的光影之美與獨特的空間構圖感受之外,更能在平凡處察覺非凡的視覺衝擊。康原與郭澄芳在2018年曾合作出版《滾動的移工詩情》,康原透過郭澄芳鏡頭下的移工面貌,以詩歌進行想像的的詮釋,使得影像更具故事性與深刻性。這次的合作相當的成功,除了這本書獲得高度的評價之外,康原也針對移工與影像的議題進行了數十場的演講,並得到熱烈的迴響。此次的合作,建立了彼此的默契,康原對郭澄芳鏡頭下所欲捕捉的人情、時代與空間的氛圍,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他們這次再度合作,以郭澄芳影像中的台灣水塔為主題,由康原進行文字的詮釋,共同出版這本《台灣水塔地景風貌》。我們很輕易的就可以透過書名掌握影像的主體是水塔,但綜觀全書,攝影者郭澄芳的作品張張有水塔自不待言,不過康原的文字詮釋中,乍看之下經常不談水塔,而且像是「跑野馬」般的揚塵而去,不知其去向。不過,如果仔細體會,則會發現康原的文字是「反常合道」,所謂反常合道就是表面上超越一般思考的常規,但再細究其脈絡,卻合乎情感邏輯,而且具有別出心裁的效果。因為影像中的水塔是清晰呈現的,畫面也是明確的,所以康原必須將與照片相關的蛛絲馬跡進行延伸說明,藉以帶入個人情感、經驗,以及大環境的歷史、地景、文化與人文脈絡之中,讓讀者透過影像的衝擊與文字的牽引而有更加縱深的體驗。


文字 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