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與言高譚馬

NT $ 250
NT $ 225


自序民國六十五年年初,經友人敦促,把過去在香港大人雜誌(現已停刊)上所發表的文章,蒐集成冊,刊印了一本「國劇名伶軼事」。三月初版,四月再版。雖然嗜痂有人;卻也不勝惶恐。於是朋友們又加催促了,再接再厲,再出一本書吧。筆者年逾耳順,尚為衣食作牛馬走,白天辦公,晚鏟偶有酬應。老牛破車的賤驅,保養之不假,還要抽空寫作;如果不是對國劇有濃厚興趣,真是沒有精力和時間來塗鴉的。業餘寫稿人的苦處在:只能「零售」;不能「批發」。從去年起,為國劇月刊和傳記文學每月擠出幾千字來,有時也到萬言。一年多了,可以從「零存」到「整付」啦,於是又輯集了這本「孟小冬與言高譚馬」,稍似近代鬚生摭談的性質。在近代鬚生中,孟小冬劇藝卓越,地位超然。六十六年病逝,實在是菊壇一大損失。因此本書將去年迄今,筆者為各雜誌報章,所寫有關其身世,劇藝,生活及身後哀榮,遺音整理之文字四篇,薈集一起,可使讀者對一代「冬皇」,略有所識。因寫作時間與刊物之不同,內容不無極少雷同之處,為免刪改得支離破碎,就一仍其舊了,這一點是要請本書讀者原諒的。言菊朋、高慶奎、譚富英、馬連良四位,雖然去世稍早;但在鬚生地界,他們都各佔一席重要位置的。如果談近代鬚生,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幾位名家。關於李少春的一切,已見拙著「國劇名伶軼事」。但他與孟小冬同屬余叔岩弟子,誼屬同門;湊巧手邊又有他幾張劇照。因此,前封面用孟小冬便裝彩色照,後封面就用了李少春的猴戲彩色照,以資相映。同時,把他的四齣老生戲劇照,也附刊於後,總希望讀者對余派劇藝多有一點印象。陳立夫先生公務冗忙;王叔銘先生惜墨如金。承兩位前輩題詞,賜序,非常光榮,特此申謝!邱言曦(南生)先生文名滿天下,他的文章寓意深遠,結構謹嚴,字斟句酌,一絲不苟。有如余腔的散板,字字珠璣,耐人咀嚼,吉光片羽,彌足珍貴。去歲初萌刊行此書之議,曾以賜序為請,慨然應允。乃今春臥病甚久,目前稍痊,仍在休養階段,付梓前夕,不忍勞其精神;又不捨放棄鴻文,遂委婉相商,能否動筆。欣蒙可裁,剋日將序文賜下,其重然諾之助人精神,感且無既。吳普心夫人吳彬青女士,與孟小冬知交多年,且係余派名票。早年粉墨登場;現仍偶爾清唱,韻味雋永,足為後輩典範。承假孟之珍貴劇照兩幀,公諸同好,隆情盛意,令人感佩!沈葦窗兄,劇學淵博,收藏豐富;不但是「戲簍子」,而且係「資料庫」。友朋所需,有求必應,其熱心國劇,貢獻厥偉。對此書中劇照之供應,謹表謝忱!最後,還請讀者諸君,多加指教,以匡不逮;來鼓勵我以後能再有災梨禍棗的勇氣。以上說的不少了,就算是序吧!■書後語丁先生所著「國劇名伶軼事」、「孟小冬與言高譚馬」及「青衣‧花臉‧小丑」,內容多為談述國劇藝人的藝事精髓、演出生涯、待人接物和性格嗜好等情形。除了提供一般讀者有關梨園掌故的談助外,對於國劇演員朋友,更期望能發生取法、借鑑的作用。


國劇 寫作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