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登一座人文的山:貫穿古今中外、文明與荒野,獻給所有戶外人的自然人文通識課

NT $ 420
NT $ 332


我們自詡自然界一員,又生活在「山之島」臺灣,可曾好好了解自己與荒野、自然及山的關係?順西方和漢文化的源流而下,匯集於臺灣,一趟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關係的時空之旅。本書提供省思:荒野是什麼?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如何演進的?又該如何看待我們的山岳和環境?並試圖為山林活動的亂象頻生尋找解答。◆愛山、親山,也讀山、寫山,時常發表精闢文章針砭時政、評論登山議題的「城市山人」,首部探討山、人與荒野關係,獻給所有戶外人和山林愛好者,以期促進臺灣山岳文化的肺腑之作。◆本書以歷史、哲學、文化、社會經濟、戶外遊憩活動的多元視角,藉著和西方的深入比較,重新定位、分析、詮釋台灣獨特的自然環境,讓我們能夠用全新的觀點透視台灣山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行走的山」之餘,豎立一座「知識的山」。◆中文世界裡少有探討「戶外文化」的書籍,而綜合性地從西方荒野哲學、環境保護主義、國際登山運動歷史、社會變遷等面向來分析的更是罕見,在一個全民都愛往戶外跑的時代,這本書可幫助大家建立一個思考各式戶外議題的架構,和國際接軌之餘,也能更深入了解台灣的獨特之處何在。◆本書內容兼融歷史的縱深和空間的向度,透過多元視角、恢宏格局和扎實論述,援引爬梳古今中外的荒野哲學和自然人文宇宙觀,期許台灣建立自己戶外登山文化的知識體系書寫標竿之作。◆本書也為山林解禁後又遭逄疫情時代,山林活動勃發造成的諸多亂象尋找解答,遍及體制、政策、教育等層面,希望國人貼近自然之餘,也能建立成熟理性的山岳文化,成為珍惜環境、為自己負責的戶外公民。「如今是臺灣山林面對大眾的新時代,人人皆可為登山客,傳統社團也逐漸走向煙消雲散的終局,我們又該如何去蕪存菁,傳承好的戶外文化給社會呢?我們該如何教育大眾土地倫理和無痕山林呢?我們該如何預防山難繼續發生呢?我們該如何思考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呢?如此繁多複雜的議題步步進逼,像從前一樣置身事外已經不合時宜,我們需要更多走入山林的民眾從現在起,更加關懷我們僅存的原始自然,瞭解過去這座島嶼上的時代故事,並反思人類和自然的關係該何去何從。」──本書作者董威言荒野提供了滋養靈魂的空氣,山林給予了舒緩精神的養分,任何一趟深入自然的旅程,對於城市人來說皆是彌足珍貴的一次重新開機。但進入臺灣山林荒野間,除了滿足自身運動鍛鍊、收集百岳、尋找心靈慰藉等目標外,也是該想想「我們可以為下一代做什麼」的時候了。台灣是個多山的小型海島,約有70%的土地皆歸類為山區,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密度更是驚人,稱為「山之島」一點也不為過。誠如壯志未酬的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里(GeorgeMallory)所言,「因為山在那兒」,人就是會去攀登,意義不是這麼的重要。不只是我們台灣的山,世界各大山脈也是如此,懷抱著各種目的、夢想、野心的人們前仆後繼,於近兩百餘年譜出了一首山與人的宏闊交響樂章,有阿爾卑斯山脈曙光乍現的第一章、遠征世界各大山脈的第二章、挑戰人類極限的第三章,和如今我們所處的第四章──雖然尚未有明確的定義,或可稱為觀光與多元登山的最終章。而國外荒野哲學、環保運動和戶外文化實為一體三面。假如我們以美國荒野理念和環保運動形成的過程相比,會發現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人和自然的關係改變,人走入自然環境,人開始保護自然環境。如此觀之,那我們就不得不從臺灣的登山運動和其時代背景來思考:為何我們最喜歡走入荒野的一群登山者,卻沒有對人與環境的關係產生省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各國民眾紛紛前往郊外享受自由的空氣,引發全球性的戶外暴潮,而台灣也不例外。但隨著人潮湧入野外,就產生許多問題和亂象,同時也是個反思的好機會。我們住在一個山地約占70%的海島,3,000公尺以上高山的密度更是世界稱雄,人民卻是見山不知山,浪費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之餘,更無法與養育台灣人的土地產生更深的連結。本書將以歷史、哲學、文化、社會經濟、戶外遊憩活動的多元視角,藉著和西方的深入比較,重新定位、分析、詮釋台灣獨特的自然環境,讓我們能夠用全新的觀點透視台灣山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行走的山」之餘,豎立一座「知識的山」。


分析 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