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開口傳上師瑜伽法之不共導引口傳訣要 拙著將結集之際,弟子詢以何名冠於書首?我思考良久,示以“樂空不二”四字。有疑者謂,訪間“樂空”二字之著作多矣,可否另換書名?衲意則認為無妨,藏文論著中“疊東耶美”(樂空不二)四字俯拾皆是,似已成甘丹法流在描述無上部妙旨時之專有、貼切用持詞,而本論亦為闡述自宗意趣之作,循例用之當極合理。又如寂天菩薩所云“昔未曾說此中無,聲律善巧吾非能。”上師瑜珈法於漢地已得到普遍重視,諸多善識作有注解,我所作者,無非是應請依教而說,並無任何新奇之論點,僅為對近年授課講義所作之小結而已。 然則,“樂空不二”之大意云何?差強以喻引申言之曰:世法之變幻,如海面波濤,洶湧澎湃;真如之法性,如無垠深海,□久澄寂。筆者此刻之思緒,亦如海潮般難以平靜,回首歲月,雖有幸尚能僭稱佛徒,於善法亦稍有覺受,然師佛、眾生之深恩,無刻不思酬報。故雖輾轉各地與四眾結緣,而與承諾之修課,末敢稍輟,伏案譯釋亦末嘗稍歇。數年間不覺已有可觀,亦不覺兩鬢蒼然矣。 篇中之三種上師瑜珈法,詳、略、側重各有不同,歸類合冊能起互補參照之作用,方便掌握修行扼要。首篇為《上師無上樂空無別供養法導引》,因此儀軌涵蓋之義理極為廣博,幾乎可囊括整部三乘顯密佛法,故者要參照雲增.益希堅參大師之釋論,雲增大師之講解極為透徹,引用之經典頌文很多,藏地傳講此論時,略講亦需二十餘天,詳講則需近二月。考慮漢地弟子實修之需要,為突出重點,故除對其所引經文作了刪節外,尚增補了基礎法相之闡述,並參考數種相關論著、依師授盡力呈現各段觀修之要點,讀者有暇時可參閱彼著。次篇《兜率上師相應法》及末篇《六座上師瑜珈》理論上是《上師無上樂空無別供養法》之中、略修法,然而由色舉派祖師傳出之《兜率上師瑜珈》於資糧田、智慧剎土之觀修法等處均有許多不共殊勝之傳統,尤其對七種教敕智慧及“彌子瑪”之觀修等極秘密之訣竅作有明白開示。 《六座瑜珈》則以極簡明之觀修法令行者能圓滿六座上師誓言,是本宗不可或缺之儀軌,尤其所解釋之各條三昧耶律儀,是所有已得密乘灌頂之行者皆必需了知並恪守之準則,悉依衲之上師益希旺秋仁波切所作講義而作注釋,母續三昧耶按禁制則需口傳,行者應依師口授獲知。 如是,此三篇譯者著主要筆者日常作中文講授時翻查之方便而作,今已供養大眾,功耶?過耶?悉置度外矣。另於先前所作儀軌翻譯時,因需照顧漢地法友之念頌習慣,部分文句隨順既有其他漢譯本,而採取意譯之方式。而於作解釋導引時,藏文偈頌時中往往每一字節均有嚴謹之釋說,故藉此次結集之機緣,一併對少數頌句作了修訂,期能更符合法義,深望大得賢達斧正。 如宗大師臨寂時,拋法帽於嘉措傑而作之教誡:“當盡力修菩提心!”每憶此語,倍覺警醒。生命之短促,能作具義之事本無多少,而若能將之迴向於圓滿菩提,則如點滴之水融入大海,能獲得究竟之歸屬。於此,筆者亦合十啟請,唯願將此譯著功德,迴向大眾,速證菩提!